經過了二十年民主改革與八年的政黨輪替,一切似乎回到原點。然而不同於二十年前的是,人民對政治不再熱情,社會對「改革」也失去了信心。為何九年前充滿希望的願景,如今淪為無限的感嘆與唏噓?
我們可以繼續沉溺在怨悔當中,也可以選擇面對難題,為台灣社會再注進步希望,但首先必須做的,就是面對政黨輪替後八年中所犯下的錯誤,認知這些錯誤的過程與本質,進而在可能的未來中避免再犯。
濁水溪文教基金會秉持推動社會進步的宗旨,同時希望更多青年學生能夠關心及參與公共事務,將在未來一年舉辦一系列討論會。系列活動的第一場「What Went Wrong?」討論會中,將由前立法委員林濁水主講,作家張鐵志、師大台文所助理教授莊佳穎與談,並由長期工運運動者楊偉中主持,邀請您來共同面對過去,尋找希望。
時間:2009/5/1(週五)晚上七點
地點:野空間(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28巷7弄9號)
Google Map:http://tinyurl.com/cf3drm
2 則留言:
這是一場 侵門踏戶的 外遇!
張鐵志是藏鏡人
周奕成是犧牲打
掩護出來的史豔文
楊偉中是 劉三
濁水竟是 怪老子...
五月一日勞動節
勞力遊行後
勞心座談
還不錯啦!!
林濁水論路線篇
穩健路線不能再『祇做不說』
民進黨要掙脫被左右夾擊的現況,除了要形成共識,也要解決「論述通路」的問題,也就是要面對媒體激進化的問題。並且,秉持主權立場堅定、態度善意、政策彈性務實三原則,確實延續穩健台獨的路線。
文◎楊偉中採訪整理
現在民進黨內對中國政策意見分歧,而且差距說不定滿大的。五一七遊行「反傾中」,但七個黨籍縣市長中已經有三位去了中國,馬上要去第四位,就要過半了。黨主席的解釋是「反傾中」,不反對與中國接觸,這是對的。黨主席的態度是這樣,但整個黨現在一人一把號,各吹各的調。
「總統『說』的效應,大過內閣『做』」
主席說民進黨的政策不是對中國閉鎖,但黨公職往中國去的規範卻無法通過,可見問題沒那麼單純。反對這個規範的方向統統不一樣,有人認為管得太多,有人認為根本就不該和中國接觸,這個規範既然是不同意見的「折衷」,則目前可說折衷沒有成功。
蔡英文黨主席從陸委會、副院長到現在,主調一直是穩健台獨的立場,而這也是民進黨執政八年中實際的政策主軸。八年中阿扁的立場左右暴衝,都被穩健地加以安全控管。
二○○○年阿扁政治上主張去台獨化的「四不一沒有」,在兩岸經貿上奉蕭萬長和江丙坤為師,主張積極開放,內閣一面配合實施小三通,大舉開放經貿投資管制,但也在實務上「有效管理」加以平衡。一定程度的「陽奉陰違」,把「冒進開放路線」拉回到穩健開放路線。
二○○五年開始,阿扁走上激進台獨路線,和中國全面對立,要求對兩岸經貿積極管理,但內閣仍採取穩健交往策略,持續跟對岸進行協商,連第一次江陳會的內容(如觀光客、定期包機)都已談妥,祇被當時的行政院長基於黨內初選的理由擋了下來。
既然「做」法和總統所「說」有一定距離,內閣就祇能做不能聲張。這樣政務能推得動,路線也算穩定。但扁「說」的聲音大,激進化了的民進黨領袖又大加呼應,往左右兩極激進化了的媒體更成了擴音器。社會對他們所「說」聽得很清楚,對內閣不聲張地「做」的事卻不見得看到。於是穩健地「祇做不說」,不但不能左右逢源,反被左右夾擊,戒急用忍派罵,三通派也罵。
這問題到了在野,更加嚴重,執政時,雖不「說」,政策還可以推得出去,算是貢獻,但在野時除了縣市長跑中國,沒有了做的空間,要有貢獻,祇能大聲說出自己的政策願景。但主席雖持續說出自己穩健的政策,在激進化了的媒體扭曲下,她的聲音並不比黨內左右兩翼多,社會不改其對民進黨激進、漫無章法的刻板印象。
……〈全文未完〉
http://www.new7.com.tw/
《詳細內容請看本期周刊.....》
這是後續發展...
張貼留言